搜索

HJT产业化加速落地 迈为股份签下7.2GW大额订单

发表时间: 2022-09-05 21:20:56

来源: 证券日报网 

浏览:

  9月5日,迈为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与安徽华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徽华晟”)签署了多份设备采购合同。

 本报记者 陈红

    9月5日,迈为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与安徽华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徽华晟”)签署了多份设备采购合同。

    根据合同约定,安徽华晟拟向迈为股份采购高效硅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生产线12条,共7.2GW,其采购总额超过公司2021年度经审计营业收入的50%,未达到100%。迈为股份表示,本次交易合同金额为商业秘密,履行披露义务可能会引致不当竞争、损害公司利益,公司已履行内部涉密信息披露豁免流程,对合同金额进行豁免披露。

    对此,有券商分析师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一年时间里,迈为股份在手订单持续积累,定增项目即将迎来投产,公司HJT(异质结)电池产业化加速落地。公司与安徽华晟保持长期稳定合作,资信良好,具备履约能力。本次合同验收时间较长,预计将对公司未来年度经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频接HJT设备大单

    迈为股份主营产品为太阳能电池生产设备,主要应用于光伏产业链的中游电池片生产环节,包括HJT太阳能电池PECVD真空镀膜设备、HJT太阳能电池PVD真空镀膜设备、全自动太阳能电池丝网印刷机等主设备以及自动上片机、红外线干燥炉、测试分选机等生产线配套设备。目前,公司在该领域的技术和性能优势较为明显,市场占有率稳居前列。

    受益于光伏行业高景气,2018年至2021年,迈为股份营收从7.88亿元增至30.95亿元、净利从1.71亿元增长至6.43亿元。2022年上半年,公司延续增长态势,实现营收17.60亿元,同比增长42.08%;实现净利润3.96亿元,同比增长57.20%。

    近一年的时间里,迈为股份频接异质结设备大单。比如,去年9月份,安徽华晟及其控制的公司向迈为股份采购高效硅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生产线3条,共1.8GW;今年4月份,印度信实工业拟向新加坡迈为采购太阳能异质结电池生产设备整线8条,产能为600MW/条,共4.8GW,其采购总额超过公司2021年度营业收入的50%;今年7月份,爱康科技子公司湖州爱康光电向迈为股份购买2条太阳能210半片异质结电池整线设备,每条生产线产能超600MW,将新增合计产能达1.2GW。

    “2022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总营收17.6亿元,其中,太阳能电池成套生产设备实现营收13.93亿元,并取得安徽华晟、金刚玻璃、爱康科技、印度信实工业等HJT设备订单,将为公司2022年业绩提供重要增长点。”上述分析师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异质结电池作为N型电池技术主流路线之一,在成本与PERC电池接近或持平后,有望进入招标密集落地期。迈为股份作为异质结整线设备龙头企业订单及业绩有望维持高增。”

    国盛证券研报预计,2022年HJT市场扩产体量在20GW至30GW,行业有望加速跨越经济性瓶颈,实现规模化量产。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订单的签订,后期可能存在新产品研发不达预期,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超预期,光伏政策风险,下游扩产需求低于预期,设备价格竞争超预期,新技术路线替代进度不达预期等风险。”上述分析师补充说道。

    HJT产业化加速落地

    近年来,迈为股份依托光伏产业链设备技术上的相通性以及客户优势,积极布局主业。2021年年底,公司定增项目落地,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片设备产业化项目一期预计2022年年底投产。

    首创证券分析师曲小溪认为:“迈为股份定增项目投产后将提升PECVD和PVD设备国产供应水平,降低HJT产线投资成本。目前,HJT产业化正在加速进行,公司作为HJT整线设备***企业,技术储备深厚,将充分受益。”

    北京特亿阳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裁祁海珅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HJT电池的技术指标是未来的发展方向。电池片技术升级要求高、设备更新迭代快,对相关的电池设备厂家的要求更高,除了有一定的资金储备外,还要有充足的研发实力确保产品技术升级、更新换代,满足行业发展需求,甚至是***行业发展潮流。”

    “大尺寸硅片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尤其是随着182和210产品时代的到来,电池片设备也需要进行配套升级改造或是全新购置。随着PERC电池时代的逐步结束,新型电池TOPCon和HJT等技术需要快速挑起大梁,这些新电池技术应用在单晶硅片上会比多晶硅片的电池转换效率要高很多,将来可以发挥出更大的‘度电成本’优势。”祁海珅进一步说道。

    迈为股份日前在接受机构投资者调研时亦表示:“公司表示对产业发展预测比较准,做了较为充足准备。HJT物理上限较高,不管是效率、去银化、薄片化,降本空间都比较大。”

    泓达光伏创始人刘继茂向《证券日报》记者认为:“HJT和TOPCon是目前电池技术两个主要方向。HJT使用的是低温工艺,相较于PERC更容易实现薄片化。未来HJT和钙钛矿做成叠层电池,转换效率可能会达到29%,竞争优势会进一步放大。如果HJT设备成本下降到3.5亿元/GW,能够接受的厂家就会很多。”

(编辑 孙倩)


HJT产业化加速落地 迈为股份签下7.2GW大额订单
  9月5日,迈为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与安徽华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徽华晟”)签署了多份设备采购合同。
长按图片保存/分享

凡注明“来源:消息网”的所有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注:凡注明来源非本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致力于财经资讯传播是京华财经高举的旗帜,在互联网媒体中举足轻重的网络媒体。

          @copyright 2019京华财经版权所有 沪ICP备19008586号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使用企业微信
“扫一扫”加入群聊
复制成功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我知道了